首页

丝袜高跟女王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2 16:10:29 作者:王毅会见阿富汗代理外长穆塔基 浏览量:27102

  中新网太原11月13日电 题:探访太原新发现北魏石窟:孤独隐匿山间近1500年

  记者胡健

  立冬后的第六天,地处中国北方的山西太原阴冷潮湿,一处新发现的北魏时期石窟隐匿在崇山峻岭中,孤独地矗立了近1500年。

11月13日,中新网记者探访山西太原新发现的北魏晚期石窟。韦亮 摄

  从太原市区出发约一个小时车程,便抵达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的磺厂村。一路上树林茂密,薄雾弥漫,不少路过的运煤车让这段蜿蜒曲折的路程走得缓慢。

  抵达磺厂村后,还需经过一条陡峭的山路,这座北魏时期的石窟就“藏”在半山腰,一不留神,还以为是座大石块“坐”在山腰,难被发现。

11月13日,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窟呈三壁三龛的形式。韦亮 摄

  沿着山路下行,近5米高的石块中央,有一孔长、宽、高约为1米左右的石窟,石窟平面基本呈正方形,石窟内部为三壁三龛式,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、秀骨清像风格,符合北魏王朝迁都洛阳后石窟造像艺术汉化的趋势。

  石窟最重要的发现,是清晰明确的纪年。据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裴静蓉介绍,石窟壁上刻有“延昌三年八月十五,石窟主郭广兴等”字样,也就是公元514年。“这对专家学者来说,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标尺。”

1月13日,这座藏在半山腰的石窟引来不少媒体围观。韦亮 摄

  享誉世界的大同云冈石窟(始建于公元460年)与这座同属北魏时期的小石窟相隔300多公里,始建年代相差54年。公元494年,北魏王朝迁都洛阳,此后的30年间,是云冈石窟的三期工程,这些洞窟分布在云冈石窟第20窟以西。

  裴静蓉介绍,与云冈石窟相比,这座石窟能看到一些明显的云冈特征,也有当地的文化特性。可以看到北魏时期都城南迁,从而形成的文化演变过程。此次发现的石窟,是目前为止太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窟,为太原乃至全国石窟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。(完)

【编辑:周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为乡村“著名”,助乡村振兴

王沪宁表示,广大政协委员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聚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中的重点问题,深入农村基层和一线,拓展研究视域和深度,提出更多针对性、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,助推各项政策部署落地见效。要广泛宣传中共中央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大政方针,宣传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的新变化、展现的新面貌,营造全社会关心、支持、参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。

(身边的变化)炊事班潘班长和他的斜杠人生

主视觉板块邀请到了法国著名纺织材料艺术家西蒙娜·菲尔平(Simone Pheulpin)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邬建安和贝宁陶瓷艺术家金·伍德彭科(King Houndekpinkou)。国别展位分别是由加泰罗尼亚商业、手工艺和时尚联合会主导的西班牙国别展位、法国艺术工会主导的法国国别展位、格鲁吉亚文化和体育部主导的格鲁吉亚国别展位、美洲民间艺术中心主导的厄瓜多尔国别展位、世界手工艺理事会非洲大区主导的埃及国别展位。特展展位邀请了5个顶级品牌和艺术家的联名作品。

广西南丹:天然溶洞内建高楼造“酒城”

“两岸在文化、语言等各方面相通,台湾人去大陆旅游几乎没有出行障碍。”吴雁辉说,中老年人喜欢参加大陆团队游。“我们还是要积极争取,不要让团队游断掉,消费者也希望团队游继续。”

刘国中将出席朝鲜国庆75周年庆祝活动并访问朝鲜

在韩寒后来的导演、编剧生涯中,《后会无期》《乘风破浪》《四海》……所有作品都与“车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更不用说《飞驰人生》系列。

评论:妄将闽南语变“台湾台语” 民进党“正名”闹剧屡战屡败

2019年开始,上千名孩子陆续从高原牧区来到河湟谷地,学习知识、追逐梦想。这些孩子生活居住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,这里平均海拔4330米,是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、气候最恶劣、环境最艰苦的自治州。为解决农牧区师资力量短缺、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,果洛州把异地办班、异地办学作为缩小教育区域差距、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